近日,我國首部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綱領重磅出爐,系統布局人工智能+的六大重點行動和八大基礎支撐。中國人工智能的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,即將按下快進鍵!《意見》一經發布,便火爆全網,文件開篇便在強調,人工智能不是單一的技術工具,而是重塑「人類生產生活范式」的核心力量。
“人工智能+”:新時代生產力引擎
時間表相當明確↓
01到2027年
AI在6大重點領域廣泛應用,智能體普及率超70%。
02到2030年
智能經濟成為重要增長極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 90%。
03到2035年
全面進入智能經濟與智能社會階段,為現代化提供支撐。
國家要用未來10年時間,把AI真正變成推動社會生產力躍遷的「發動機」。
“人工智能+”6大行動到底加什么?
+科學技術、+產業發展、+消費提質、+民生福祉、+治理能力、+全球合作,這6大重點領域面向科學家、工程師、企業員工、消費者、政府部門、全球伙伴等各類主體,涵蓋各行各業。
可以說,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,為我們通往智能經濟與社會提供了一張清晰的“導航圖”和一個實用的“技能包”。
“技能包”里有哪些實招?
圍繞6大重點行動,文件都分別提出針對性的務實支持舉措。
在科技方面,提出運用人工智能加速“從0到1”重大科學發現進程,助力“從1到N”技術迭代。在產業方面,首次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業態,圍繞工業、農業、服務業,推動全要素智能化發展,讓智能融入產業發展的每一個角落。
在消費方面,文件提出,充分應用人工智能,打造體驗消費、認知消費等新場景,催生AI手機、AI電腦、AI機器人,真正實現“萬物智聯”、推動人工智能走進千家萬戶、賦能千商萬店。
在民生方面,從工作、學習、生活等角度,提出激發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和再就業活力,助力大規模因材施教,積極構建更有溫度的智能社會。
在治理方面,從社會、安全、生態三個角度提出人工智能+治理藍圖,比如提升城市運行智能化水平,優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等。
在全球合作方面,把人工智能作為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,助力各國平等參與智能化進程。
“人工智能+”機遇場景:未來十年紅利
每一項重大政策的背后,都是巨大的商業機遇。
當前,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,正從試驗探索邁向價值創造階段,引發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深刻變革。
云澎科技自2017年起,深耕人工智能技術在健康領域中的模塊化應用,專注健康大模型、多模態算法、醫學影像分析及AI理療技術研發,并將AI融入企業戰略規劃,推出AI營養師系統和縱目百川開放平臺。
目前,云澎科技已取得100+自主專利及軟著,聯合政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人工智能實驗室,并且結合多年AI技術探索,在城市、企業、社區等為場景開展創新應用,以AI驅動健康管理智能化,助推大健康產業數字化轉型。
國家的AI號角已經吹響了,AI不再是遙遠的未來,人工智能會像空氣一樣,成為社會的新底色。歷史性的機遇就在眼前,它從不等待旁觀者,唯有躬身入局,方能抵達智能時代的星辰大海!
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與“十五五”規劃謀篇布局的交匯點,云澎科技將堅持技術與應用并進,將人工智能技術充分融入到大健康領域,護航大健康產業數字化轉型,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力量。